據悉,中央文明辦主動適應常態(tài)化疫情防控形勢,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,已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、馬路市場、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。
在此背景下,地攤經濟徹底火爆。廣大市民、資金、企業(yè)都紛紛行動起來。近日,全國不少城市陸續(xù)放開“地攤經濟”和“夜間經濟”,刺激地方消費復蘇。人們已經可以隨時在熟悉的街頭購物,在夜市吃上愛吃的小吃。6月1日,隨著“地攤經濟”興起,不少河南鄭州市民開著私家車來擺攤,打開后備箱直接變攤位。一位女攤主稱,自己是上班族,本來就喜歡逛夜市,現在利用業(yè)余時間來擺攤,增加點額外收入,每天營業(yè)額差不多有1千元。
不少網友好奇,地攤經濟火爆后,城管會是一個什么角色?今天的一則熱議話題就回答了這個問題。6月3日,據媒體報道,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販接到了城管隊員打來的電話,主動動員他們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。不少攤販主接到電話后非常驚訝,驚呼“還有這么好的事啊,我要叫上其他人也來擺”。據了解,為釋放“地攤經濟”活力,讓城市更有煙火氣。杭州的百大集團、義烏的小商品城、嘉興的海寧皮城,這些與“地攤經濟”或多或少有所關聯(lián)的浙江本土上市公司,都因為“地攤經濟”出現股價暴漲的情況。而今日相關概念股繼續(xù)大漲,目前,“地攤經濟”概念已經至少10只股漲停。據線上批發(fā)平臺阿里1688數據顯示,目前“地攤經濟”最熱品類為日用百貨、內衣、數碼、美妝、個護家清、玩具等,相關品類買家數前三名分別為廣東、浙江、江蘇三省。不過,放開“地攤經濟”并不意味一放了之,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。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說:“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,發(fā)揮出地攤的巨大經濟作用,同時擺攤人員也要遵守相關規(guī)定,達到安全、健康、整潔等要求?!?/span>